1981年教務報告

馬來西亞佛學院教務述要


學記曰: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!」又曰:「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學乎!」足見教學乃國家社會之基礎。弘揚佛教,續佛慧命,何嘗不然!馬來西亞佛教總會,有鑒及此,乃於一九七O年創辦本院,藉以培植佛學專才,庶得弘揚佛法,而傳佛慧命於無疆!

方今末法時代,正信者少,為欲鼓勵青年,負笈本院,不惜對諸有志求法者,盡力優待。故本院定為免費教育,不但學什費不收分文,即書籍、住宿,亦概予優待免費。膳費每月僅收四十元而已。

因優待學生,學院經費,不得不賴大眾支持。故經費方回,只靠善信緇素之贊助,及大約三年,舉行一次法會,方克維持。目今物價高漲,教職員生活津貼,比之政府學校,大有天淵之別,但為栽培學佛青年,大家都能和衷共濟,為下一代著想,庶佛日光輝,永照東土!


  • 學生素質

本院學生,來白不同環境,年齡與學歷相差至鉅,或已有高中之資格,發心來研究佛學,不得不從頭由初中一讀起,庶打定良好之基礎,彼輩例多能發憤,迎頭趕上,為一可喜現象。學習期間,每週有一次演講練習,用作宣揚佛法之準備。彼輩雖各人背景不同,但俱能和衷共濟,沐佛恩光,極少吵鬧或越規事件發生,故皆能潛心研讀,孜孜不息,進步亦頗迅速。有些來自英校,初來時華文一字不識,但經三年努力,已可寫成通順之長篇文章,可見專心之一斑,深可嘉許也。


  • 教師之情況

本院現任教席,佛學方面,除由正院長竺摩法師,副院長黃蔭文居士,訓育主任繼程法師,舍監繼燈法師及繼慧法師、陳少英居士暨本人分擔外,其他如國內外佛學專才,逢便亦有時請其作短暫之講學;如佛總主席金明法師、已故弘法主任金星法師、台灣知名之白聖法師,覺斌法師等等,以增進學生之聞見。對於華、巫、英三種語言學科暨簿記、數學、音樂等,亦均有專人負責。務使學生,除學佛外,能有廣汎之智識,以應付社會環境之亟需。將來如時間許可,仍可增加一些科學衛生哲學社會功課,以增進學生對世間法之常識,藉利於立身社會及弘法事業。本院師資均學有專長,且不少為已退休之老教育前輩,對於學生之循循善誘,更俱有春風雨化之作用,斯堪告慰。


  • 訓練之綱領

品德為做人弘法立身處世之基礎,故本院除智識之灌輸外,對於學生行為,尤極重視。特定院訓為「慈、慧、勤、捨」四字,望學者能身體力行,切實照做,養成好習慣。並於院訓之下,另定十二項目,以使學者容易明白,而時常檢討,自我反省,自我批評,務期俗情減少,淨念增進,庶塵慮漸微,道業精進。這十二項目如下:1信念、2精勤、3儀態、4誠實、5語言、6服務、7樂群、8公德、9謙虛、10整潔、11情緒、12紀律等。這十二項目,在使學者表現六和敬之精神,及自助助人之美德。易曰:「言行君子之樞機,樞機之發,榮辱之門也」故須於平時日常生活中,加以隨時切實之履行與不斷檢討改正也!


  • 修習之學科

本院修習之學科,對於工具性之科目,如華、巫、英,必使學者能知運用。蓋語文精通以後,對於世間法學科及出世間法佛學,必能自看參考書,自己作比較之研究。故語文實為基本科目,從不忽視!

至於有關佛學科目,屬於通論方面,有佛學入門手冊,學佛行儀,初級、中級、高級佛學教本、佛史、梵唄、唯識三字經、八識規矩、廣五蘊論、法句經等。屬於專論方面,有起信論、中論、金剛經、六祖壇經、止觀法要、唯識二十頌及三十頌、遺教經、彌陀經、普門品、行願品、彌勒上生經、彌勒下生經、因明學、維摩經、人生佛教真義等。以上課程分配,乃依學生程度而定,大約高班者,較著重理論。

至於音樂、書法、禪坐、數學、簿記等科,亦視為重要,以調和讀者身心,而啟發其特長,藉資實用。

較高班級,為使其能知世法,以作弘法之參考起見,如時間允許,尚加教憲法、社會學、西洋哲學、孔孟學術思想………等。

以上授課時間,以初中三年、高中三年、深造班三年為準。但於必要時,得於入中學以前先讀一年預備班。


  • 學生課外活動

本校學生有慈誼會之設立,由學生按月樂捐款項,以協助家境清寒,需要幫助之同學。歷年來,不少學生受益,亦一可慰現象。課餘弘法方面,常在佛總會屬下之檳州弘法會,每週日下午二時起,講解佛理,深入淺出,使聽者易於明瞭。又每逢衛塞節,全校學生,舉行浴佛典禮,使大眾有緣參加,並於迎佛遊行時,全體參加。而大山腳老人院,木蔻山監獄等處,亦有時應邀前往弘法,又每屆畢業班學生,例由師長領導,前往南北馬及星洲各地參觀,訪問當地大德,藉增教益。同時舉行演劇及弘法演講,庶充畢業後實際弘法之借鏡。

又在校時間,經常有演講比賽,作文比賽,壁報工作服務比賽,或有時參加朝山禮聖,故正當生活,不算寂寞。


  • 未來展望

本院創辦至今,已屆十二年頭,連同本屆計算,已畢業高中四屆,初中四屆,進修班兩屆,深造班一屆,尚有預備班三屆。由一九八二年起,擬設深造、高中、初中各一班,到八五年畢業,藉應現社會佛學專才之奇缺,而使佛法不斷弘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