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流而行
作者為本院的舍監。赴台灣佛學院深造期間,以日日不缺席,年年考第一的卓然成績畢業。是一位外貌嚴肅,內心慈祥的法師。善以應時施教,見同學沉著於課外活動而忽略課業時,即給予當頭棒喝;另一方面則鼓勵對於課外活動避而遠之的同學,要學以致用,撥點時間參與課外活動,將所學到的佛法為大眾服務、奉獻以達致自利與利他的融貫。本文是作者以流水中木塊為喻提醒同學要把握好人生的方向與目標,才把生命究竟的價值發揮出來。
盡力而為
作者釋開諦老師,性格隨和向以活潑教學見稱。特為嘉勉同學在畢業後,踏實站穩自己的崗位,盡心盡力奉獻的自己而撰寫此文。
人生路向
作者釋空見法師,來自以馬來文為媒介語的學校,進入佛學院時才開始正式與華文打交道。憑著鍥而不捨的求法精神,克服了語文障礙,完成高中部的佛學教育。本文是作者畢業將即寫下的修學心得。
笑的藝術
作者張佩珊,性格開朗,常以純真的笑臉迎人。年僅十三歲即來到佛學院就讀。本文是作者在初中二那一年被選為班上演講代班。在一位學長指導下完成的純講稿。
上山的筆記
斷筆的信
作者謝可成,初到佛學院時是一位極端排斥課外活動、心靈自我封閉的偏激份子。後來,因為參與課外活動不堪人事的紛擾,在一次孤身郊遊中,心智從大自然的景象中得到啟迪,而從自我封閉中破繭而出。